近日,海利集團科研基地學會黨支部的全體黨員來到了安源路礦工人紀念館參觀和學習,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支部書記余淑英要求黨員同志們,深刻了解江西萍鄉安源煤礦作為秋收起義策源地之一的獨特背景和光輝燦爛的革命歷史,進一步提升愛國熱情和奮斗激情。
安源,江南煤都,當時全國第三大煤礦萍鄉煤礦所在地,20年代被譽為“中國的小莫斯科”。1921~1930年,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陳潭秋等在此噴放出中國工運最為炙熱的烈焰,第一面產業工人中的黨旗擎起飄揚,在秋收時節締造出第一支工農軍隊,毅然奔向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征程。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認真觀看紀念館里的每件藏品和文物,細心傾聽講解,深切表達緬懷之情。大家看到礦工工人們勞作的場景,心情好沉重,一首歌謠寫道,“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大家深深體會到了工人們當時生活的艱難和困頓。在毛澤東、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發動組織下,安源路礦工人們進行了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斗爭, “彎弓待發,堅持斗爭”、“工農聯合,支援北伐”、“秋收暴動,武裝割據”等篇章,生動再現了安源路礦工人斗爭的歷史。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初期相結合的光輝范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運的燎原之火奇跡般的在這里最早燃起,經安源工人的奮斗與傳播,這不息的薪火燃遍大江南北。安源工人獻身革命事業,義無反顧,敢為人先,浴血奮戰,屢建功勛,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創建新中國的偉大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這次赴安源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給黨員同志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黨的光榮傳統和奉獻精神,進一步提高黨性修養和自身素質,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來接續黨的光輝事業。要努力把老一輩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革命精神轉化成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為集團公司改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